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我在工余时间完成的。虽然白天事务繁忙,但是我总是利用空闲时间,迫切地想要把它看完。24日中午,终于将这部关于马克思主义领袖论的作品看完,掩卷沉思,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复。我的眼前,一直晃动着一个画面,一个十五岁、身材单薄高挑的少年,在一片巨大的黄土地上辛勤地劳作;另一个画面,就是党的总书记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站立三个多小时给全国人民做报告。心底里很难把这两个人物联系在一起,但是,确确实实,他就是同一个人,一个一心为民、唯人民至上,植根于人民土壤中的我们的总书记习近平。
适应环境融于人民
1969年1月13日,年仅15岁的习近平从首都北京来到黄土高原的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插队。15岁的年龄,就是我们上世纪70年代的人,也大不了在读初中,初二、初三的样子,觉得要是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家人,怎么生存、怎么生活,真的不敢想象。可是,作为一个高干家庭的子女,忽然从熟悉的学校生活到离开父母亲人去到千里之外的地方插队劳动,当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这种生活落差之大是不可想象的。虽然,在政治上、思想上的压力会获得一时的缓解,但日后漫长的看不到前途的生活也在默默地等待着他。
初到梁家河的北京知青,极不适应当地的环境,不少人都想离开,而且很多知青也确实早早地就离开了。但是习近平由于是“黑帮子弟”离不开。他在迷茫与彷徨中先后度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很快融入了陕北农村新的环境,自觉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练,成了村里的壮劳力和种地的好把式。
习近平刚到梁家河,从一个从来没摸过农具的“书生”到做一个挣工分的农民,肯定好多农活都不会干。他就经常向农民请教:怎么锄地,怎么耕地,怎么翻土,怎么赶牲口;什么样的地形种什么作物,什么样的土质爱长什么……都是他学习的范畴。开始由于干活不熟练,村里就组织不擅长耕种的知青成立了一个基建队,主要是在山沟里面打坝,在山上修梯田,习近平干活很卖力气,肯吃苦,不惜力,甚至比当地农民干活还拼命,从来不“撒尖儿”。
就是在这么艰苦的劳动环境下,在地边休息的时候,习近平还和一同劳动的年轻人摔跤,虽然他年龄小,力气上不如别人,又没什么摔跤经验,摔跤输了却不服输,一有机会就要跟别人“切磋切磋”,虽然辛苦,但是他们过得十分快乐。
习近平当梁家河村支书时,由于村里的知青都走光了,只剩下他一个人,就借住在梁家河村民张卫庞家。他每天又要忙村里的事情,又要参加队里的劳动,根本顾不过来做饭、刷碗,就把每个月分的40斤粮都交给张卫庞家。在他家吃饭的时候,人家做什么,他就吃什么,再糙的饭也吃得香,再穷的人也看得起。
在插队期间,习近平还做了许多别的知青想不到更做不到的事情,刚到梁家河后队时,去看望老党员张贵林过世的母亲,面向炕上老人的遗体恭恭敬敬地鞠了几个躬;还有对待基建队队长武玉华的“半憨憨”淘气孩子“灵娃”,像他十五六岁年龄的大城市来的知青一般都是很讨厌这种农村娃的,但习近平一直对灵娃都很和气,始终都是笑眯眯地对待这个孩子。
习近平把自己融于人民,和人民一起生活、劳动,这点点滴滴感染着老百姓,拨动着老百姓的心弦,得到了老百姓的衷心拥护。
刻苦学习教育人民
习近平曾说,先贤们的思想结晶、许多人智慧和成功的经验都在书里,无需经其同意便可拿来为我所用,何乐而不为呢?只有愚蠢的人才不去读书。初到梁家河的习近平和别的知青不一样,别的知青的行李都是日常用品和衣物,他带的是满满两箱子书。劳动之余,在田间地头,在窑洞磨坊都有他刻苦读书的身影。在窑洞里的时候,他就着煤油灯昏暗的亮光在炕桌上、炕沿上看书写字,经常看到深夜,煤油灯的黑烟把他的脸庞、鼻孔都熏黑了。
习近平不仅注重个人的学习,也注重对老百姓的文化知识学习。在平时的劳动和生活中,他和村民们朝夕相处、聊天的时候,不仅给大家讲大山外面的世界,也普及一些文化知识,总是想方设法让大家学习文化。他在村里办了一个扫盲班,自己抄写了一些卡片,上面写着简单的汉字,教大家识字。
除了识字外,习近平也经常跟大家谈天说地,通过这种轻松愉快的形式,使梁家河村的人从他那里了解了很多大山以外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也增长了见识。
搞社教时,他还在赵家河村办了个夜校,叫“赵家河村青年夜校试点”,教青年农民识字、唱歌、跳舞,既提高了大家的文化知识,又活跃了老百姓的生活。
敢于担当造福人民
由于习近平有文化,有思想,有主意,群众基础好,被当选为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他根据平时劳动中的观察,决定从解决农民最迫切、最实际的问题入手,上任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办沼气。他在部分村民持怀疑态度的情况下,亲自到四川绵阳去考察学习建设沼气池的技术,回来以后结合延川当地的气候进行研究、施工。沼气池建设成功,解决了当地缺柴烧的问题。
他还在村里办了一个铁业社,解决了村里农具需求问题,方便了群众;在村里办了代销点,解决了村民日常用品需求问题;办了缝纫社,使妇女从家庭劳动中解放出来,投入到粮食生产活动中;办了磨坊,让社员都到磨坊来磨面,使解放出来的生产力都可以投入农业生产中。
办沼气、办铁业社、代销点、缝纫社、磨坊……习近平在一两年内做成的事情,切实解决了老百姓的生活需求,解除了人民生活的后顾之忧。
位居高位心系人民
习近平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说道:十五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茫、彷徨;二十二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都是黄土地的儿子;他在说起这些往事时充满感情地说:延安人民曾经无私地帮助过我,保护过我,特别是以他们淳厚朴实的品质影响着我,熏陶着我的心灵;“当年,我人走了,但是我把心留在了这里!”
习近平总书记是这样说的,亦是这样做的。时任文安驿镇党委书记的杨世忠在习近平担任厦门市常务副市长时给他去了一封信,想通过习近平把延川的红枣、甘泉的红小豆以及镇上鹿厂的鹿茸通过外贸渠道找到销路,习近平都在政策范围内做了很好的接待和安排。同时通过延川县委给梁家河村通了电,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数次提到“人民”,他讲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回延川县梁家河村看望父老乡亲时,也深情地说:“当时我离开梁家河,人虽然走了,但是心还留在这里。那时候我就想,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他都不曾忘记人民。这是因为,在梁家河的时候,习近平就把人民这两个字深深地刻在了自己的内心。
时代造就了习近平,历史铸就了习近平。
中国选择了习近平,中国幸甚;人民选择了习近平,人民幸甚!